学员登录
首页 >> 学院动态
必败:用大肥的思维做特肥
化肥农药总施用量零增长到负增长,国家持续推进化肥农药减量增效,传统复合肥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;全行业产能过剩,农资行业掀起了一股特肥发展旋风。一时间国内特肥营销概念层出不穷,但真正能够推广成功的连5%都不到,剩下的95%从一开始就注定失败!
 

带兵打仗,想突围,要找到对手的弱点,在兵力上聚焦突破; 

产品推广,想突围,要找到用户的痛点,在需求上聚焦突破;

特肥开发,想突围,要思考特肥的起点,在应用端聚焦突破。


聚焦特肥应用场景

 

想要给企业贴上特肥属性的标签,关键之处在于:思考的起点一定不要受到大肥思想的禁锢!明确市场、用户、种植的需求才是企业产品开发的基础,要用市场的思维来运作企业,而不是用企业的眼光和优势去审视市场。这一正一反之间,刚好是很多特肥产品和大肥产品在认知逻辑上的最大差别。
 

 

聚焦应用场景是特肥产品思考起点的首要目标。只有先明确特肥的应用场景,才能在产品功能、价位、剂型、施用方式等层面直击用户的痛点,一切脱离应用场景的产品策划都毫无意义。聚焦特肥产品的应用场景则要从两个方向入手:一是产品的细分赛道,二是特肥的逻辑思维。

聚焦产品细分赛道

 

做传统大肥是惠及960万平方公里,北到黑龙江,南到海南岛,三个15配方打天下。水稻肥、小麦肥、玉米肥各地通用,这都只不过是配方的改变。但是,特肥一定不是去满足所有用户的需求!因为它是农资产品赛道不断细分的产物,比如:大肥看重氮磷钾,要补充作物营养,而特肥是去满足作物转色的需求;大肥需要增产增效,而特肥解决作物的重茬和死苗。细分赛道,就是要根据不同区域、不同市场来寻求出路。

 

企业只有聚焦自身特点的细分赛道,才能看见特肥产品的起点。如果特肥企业在建设之初,就用传统大肥的思维方式来设计赛道那就大错特错!比如:年产目标50万吨,把价格做到全国最低,把颗粒做到多么漂亮,把高塔建得多高,这些都不是特肥的出路。无论是区域市场的聚焦,还是全国市场的块状营销,如果企业的细分赛道找不着,那么特肥生产和营销根本无从谈起。


聚焦特肥逻辑思维

 

聚焦特肥的逻辑思维要看清一个本质:特肥是从产品端到应用端导向转变的产物。近年来,大家都认可“服务为王”,要强调作物的全程套餐,要强调大宗作物的施肥方案。这都是在验证此结论:应用端决定产品端。如果没有应用端的导向认知,以及对应用端变化趋势的把握,就出不来大众认可的产品。
 
 

所以,聚焦特肥逻辑思维的重点要放在应用端上,特肥企业的市场部、研发部一定是在田间地头找到灵感的。不管是聚焦产品的细分赛道,还是逻辑思维,最本质的解读都是:依靠群众、发动群众、认可群众,发展群众路线的传播模式。人民群众才是产品应用场景的基础,而不是一心坐在办公室、研发大楼里面去设计产品。

农资培训找春沣


稻盛和夫 说过:工作现场有神灵这话用来形容特肥行业也是非常的贴切。如果你不曾亲历一线打开眼睛和耳朵,将很难进行特肥产品的开发,而这也就是特肥产品聚焦的意义。

 

 

 
友情链接
异火创意  丨 春沣教育  丨 南方农村报  丨 北方农资  丨 百年盛世咨询  丨
深圳市春沣教育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