古语云,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。
一条鱼能解一时之饥,但只有学会捕鱼才能解决生存危机。
“鱼”是做事目的,“渔”则是做事的手段。
于特肥企业而言,营销部是要把货卖出去,市场部则要把卖货的方法教给合作伙伴。
厂家会遇到成交的难题,我们的经销商也会遇到,可能会更难。
如果能给予他们盈利的产品,满足当地农户对产品的诉求,增加对方的用户粘性,教会他们的团队卖好特肥……
简单来说,就是左手给产品、右手给团队赋能。
因地制宜地把有效的运营模式输送给经销商,打造出一口双方共有的鱼塘,即一个有良性流通、多途径的特肥营销生态圈。
01 对外部渠道赋能
对外部渠道赋能,可以分为五步:甄别市场需求,确定主推产品,制定运营模式,渠道人员赋能,以及未来市场规划。
第一步,以客户区域的目标作物导向,去找到市场需求,即用户痛点;
第二步,以市场规模和区域作物为基础,确定主推产品;
第三步,以单一产品的季节性刚需为导向,将主推产品植入到目标客户的营销套餐中,制定出具体的客户运营模式;
第四步,结合具体的营销手段,教会对方业务员怎么去推广特肥;
最后,对于客户的未来市场规划给出可行性建议。
以上五点,需要在实际的服务中体现出来,这样产品才能产生价值。
而在具体的操作过程中,明确“核心”是基础,做好“样板”是手段、有序“进军”是节奏。
做好以上三件事,才能实现外部渠道赋能的最终目的。
02 明确“三个核心”
以前的经销商客户喜欢跑马圈地,如今要改变思维,做到精准打击。
精准打击的前提,就是确定以上三个核心,即用什么样的产品,打哪个核心市场,用什么样的方法去操作。
最后形成以产品、运营为核心的企业区域品牌力,达到本区增长、外围招商、团队拉练、模式复制的目的。
这样一个完整的流程下来,实际上就帮助经销商客户建立了一个“缩小版”的企业运营模式和竞争力了。
03 打造“样板示范”
帮助客户更好地实现商业营销的同时;做样板,实际上是对内和对外的赋能和引导。
对内而言,如果自家的业务员能学会这套流程,然后把方法复制到业务区域,销量增长和客户维护就不用愁了;
对外而言,如果客户的经销商同行看到了渠道赋能的成果,那么就会由潜在客户变成主动上门的合作客户,对厂家扩大市场、利润增长来讲有积极影响。
俗话说,三个零售商影响一个代理商,三个代理商影响一个省,而三个省就注定了一个企业的运营模式。
因此,无论是大企业做特肥的并行业务,还是中小企业进入特肥板块,一定要确定好企业的“三个核心”,做好“三个样板”。
在客户看产品习以为常的时代背景下,他们更希望看到同行在上游的帮助下成功。
如果业务员能在理论的基础上掌握实操的可行性,那么在招商的时候就可以把客户的成功作为一种宣传,进而演变成一种新型的、有效的招商模式。
04 有序“进军”市场
第一,痛点进入市场。以核心市场的作物痛点为导向,去销售能解决问题的核心产品,这是第一年该做的。
第二,示范站稳脚跟。经过一年的发展,区域里有代理商卖我们的货了,那么就要用二八原则选出里面20%的核心二级商,然后做好“样板”示范给他们看。
第三个,套餐扩大市场。以核心产品去打开核心市场后,后续的产品入驻要形成以主推产品为核心的产品套餐,这样可以扩大市场容量。
一进入市场就做示范,没有说服力;一上来就做套餐,采用优惠型的市场经营模式,到头来可能功亏一篑。
用三年做好三个阶段,按部就班、掌握正确的节奏,看似慢实则稳,更能实现渠道赋能的最终目的。
05 实现最终目的
如此一来,双方从买卖竞争博弈关系变成了一家人,避免了厂商博弈、代理与零售博弈的内耗。
最后,双方可以在享受市场红利的同时,还能共同地去狙击竞争对手,实现渠道赋能的最终目的:
从把鱼卖给合作伙伴,到教给他们捕鱼的方法,最后共同打造出特肥营销生态圈的鱼塘。
农资培训找春沣
友情链接 |
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