学员登录
首页 >> 学院动态
特肥这样讲,才能卖得出!

 

你说你的特肥好,谁用谁知道。但你拿什么打动那个“谁”?

错把产品特点当卖点,分不清沟通的对象都是致命伤!

特肥讲不好,哪来明天的成交与后天的成效?

你递给客户的一本产品画册,画满了企业的实力,画了一个很大很香的饼。

但是否画明白了与他们有关的好处

靠着一份PPT走天下,讲的人身心舒畅,一个产品讲出8个功能特点。

但是否讲清楚了用户的痛点,渠道的难点,客户和用户能不能共情到你产品的卖点

特肥推广,不是自己说得爽,而是让你的客户和用户听得懂

 

01 特肥:千万不要这样讲

 

在面对我们的下游客户和用户的时候,讲好特肥产品的前提:是要避免三大雷区

没有需求判断和预设目的的讲是无效的。

你连他需要什么都不清楚,还怎么讲?

没有思维逻辑与受众同频的讲是无效的。

你在一旁夸夸其谈的时候,别人心里却把另外的品类看作趋势,或是还想着自家的地还没有浇,这就是不同频。

没有信任基础与利益关联的讲是无效的。

你描述了半天产品,却丝毫没有涉及到与用户相关的好处,最终只会是竹篮打水一场空

比如:农户想要解决蔬菜死棵的问题,你却跟他说这个产品拥有18项科技专利。

这两者之间有关联吗?有逻辑吗?

没有引导受众跟随你的思维去一步步做逻辑认证,

他们就难以走入你的认知圈里,因而最后成交的概率也就微乎其微。

 

02 给客户怎么

 

传统以交易为主导的产品流通方式正向着合作共赢的模式进行转变。

在共赢的模式下,首先要向客户讲述企业的行业地位,给大家描绘未来发展的蓝图。

然后再讲品类优势,也就是客户在一众相同类型企业里选择我的理由。

第三要讲服务模式,当产品进入到客户的库房以后,我的服务才刚刚开始。

接下来讲管理手段,也就是企业的运营管理。

最后讲共享红利,要脱离出传统的厂商博弈,双发合力把市场蛋糕做大。

真正达到从利用共同体转变为利益共同体的绑定,这也是目前特肥招商的一个理想的发展方向。

所以,要跳出传统的买卖交易,跳出传统的价格博弈,跳出传统的厂商博弈。

这些无谓的博弈,实际上浪费的是双方共同做蛋糕的机会。

案例:一个云南的代理商经常说一句话 “一个好的产品可以让团队拥有‘兴奋点’。”

他们在销售液体菌剂的时候,会采取标准化的营销模式去提升团队业务水平。

在一周的时间里,反复训练会销的3段18式,以此让每个团队成员深刻地认知到自己在整个会销中的职责和分工。

通过这样的反复训练,不仅使订单获得了丰收,更重要的是令团队的会销素质得到大幅度的提升。

这就是产品+服务的双重利益供给。

留给你客户类似左膀右臂的两个工具: 

营养套餐解决怎么用,营销套餐解决怎么卖。

当货送到客户仓库之后,我们的服务才真正开始,而这两个套餐是必备的!

营养套餐可以确保产品的使用效果,确保产品组合的市场销量,确保在竞争砸价中实现自我保护。

营销套餐以种植户单位为基础进行产品打折促销、让利,从而实现卖货提速度,实现资金周转的最大化。

比如套餐节点诉求的匹配,一定要以亩为单位,在不同时期要用什么产品、什么施用方式,以及预期达到什么效果。

这些内容都要精准传达到零售商,而不是简单地用卖大肥的思维,列一张各类产品的价格表

 

03 给用户怎么

 

问题要同频,场景要描述,机理要认同,近身要有佐证。

这就农户的诉求:既看得懂他的问题,还能告诉他在不同场景下应该如何解决问题;在解决问题之余又能清晰地了解作用机理,最后还有身边的人给他证明。

所以,做试验示范田的最终目的是什么?就是以上这些内容。

这一切的起点都是问题同频。没有亲自在田间地头行走,开农民会讲的内容就往往是空泛之谈。

“他山之石”往往不是农民真正关心的问题,这会让农民觉得你不懂他。一个不懂他的人去推销产品,就很难搭建起信任的链接。

他连你本人都不相信,又怎么会去相信产品背后的企业?所以,农民会的根本是问题同频。

你要知道他去年出现了什么问题,今年出现了什么问题,他在整个种植过程中有什么问题。以及今年气候的特殊性、市场行情价格变化。

只有懂他,才能在运用过程中找到他今年的问题及相应解决方案。

案例:如何在对方认知下讲明白?以如何讲述微生物的分解及提高肥效利用率为例。

大家都知道有机无机营养是起到一个物质转化的作用。

那么是不是就用这些晦涩的专业术语,组合成一篇外表高大上的文字课件去给农户分享就行呢?

显然是没有用的!

有效沟通的前提是:交流双方要处在同一对话场景中,特肥营销更是如此!

把专业的理论通俗化,就像你问现场的种植户:一个200斤的人和一个100斤的人,他俩每天都吃三顿饭,吃的营养和分量都差不多,造成一胖一瘦的原因在哪儿?显然在吸收层面。

这种通俗化的交流,既可以让农户把注意力集中到你身上,同时又达到了活跃会场气氛的目的,最终还让他们让真正了解你的到肥料。

所以,一定要在和你对话这个人的场景里面,在他的认知下去讲明你的观点和消费主张。

最后还要有调查和佐证。

你在农户的认知和文化素质背景下,是把这个培养皿和实验室的对比方案放在他们跟前。

还是让邻村大哥举着丰硕的大姜,这两种证明他更相信哪一种呢?

同样是对比效果,一个是讲给行业内的,一个是讲给消费者的。

两者之间没有孰优孰劣,只有在对方的认知下更能产生共鸣的表达方式

 农资培训找春沣

“ 厂家与客户之间无谓的博弈,实际上浪费的是双方共同做蛋糕的机会。厂家与用户有效沟通的前提是:双方要处在同一对话场景中,特肥营销更是如此!

—— 一沣小课金句

 

 

友情链接
异火创意  丨 春沣教育  丨 南方农村报  丨 北方农资  丨 百年盛世咨询  丨
深圳市春沣教育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